一、反洗启动条件判断
压差触发:当过滤器进出口压差达到 0.05-0.1MPa(具体阈值依设备设计),表明滤层截留的铁锰氧化物等杂质已造成阻力显著上升。
时间触发:常规运行时,每 24-48 小时需强制反洗 1 次;若进水铁锰浓度>5mg/L,可缩短至 12-24 小时 / 次。
水质触发:出水铁含量连续 2 次检测>0.3mg/L 或锰>0.1mg/L,说明滤料吸附饱和,需立即反洗。
二、反洗操作全流程(以锰砂滤料为例)
(1)准备阶段
关闭进水阀:缓慢关闭过滤器进水阀门,防止水流冲击导致滤料乱层,同时开启过滤器排气阀,释放罐内压力至 0。
确认反洗水源:反洗水需为干净的清水(浊度<5NTU),水温宜控制在 15-30℃(温度过低会影响铁锰氧化物剥离效果),若采用气水联合反洗,需提前启动空气压缩机(气压 0.4-0.6MPa)。
(2)水洗阶段(基础步骤)
开启反洗排水阀:先缓慢打开反洗排水阀,再开启反洗进水阀,控制反洗强度为 12-15L/(m²・s)(锰砂滤料适用),此时滤料膨胀率需达到 30%-50%(可通过观察视镜中滤料高度判断)。
水洗时间:持续 15-20 分钟,直至排水浊度<5NTU 且无明显铁锰氧化物颗粒(排水颜色由棕褐色转为澄清)。
(3)气水联合反洗(视滤料类型选择)
适用场景:双层滤料(如石英砂 + 锰砂)或污染严重时,需先进行气水联合反洗:
开启压缩空气阀门,气洗强度 15-20L/(m²・s),同时保持水洗强度 8-10L/(m²・s),持续 5-10 分钟,利用气泡冲击剥离滤料表面顽固铁锰氧化物。
关键控制:气洗时需密切观察滤料膨胀情况,避免过度膨胀导致滤料流失,同时防止空气压力过高损坏滤板。
(4)静置与正洗恢复
反洗结束:先关闭空气阀门,再依次关闭反洗进水阀、反洗排水阀,让滤料静置 5 分钟,使其自然分层。
正洗启动:开启进水阀和正洗排水阀,以正常运行流速(10-15m/h)正洗 5-10 分钟,直至出水浊度<1NTU,再切换至正常过滤状态。
三、不同滤料的反洗参数差异
滤料类型 | 反洗强度 | 反洗方式 | 膨胀率控制 | 反洗时间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锰砂(MnO₂≥35%) | 12-15L/(m²·s) | 单水洗或气水联合反洗 | 30%-50% | 15-20 分钟 |
石英砂 + 锰砂(双层) | 气洗 15-20L/(m²・s)+ 水洗 8-10L/(m²・s) | 先气水联合,再单水洗 | 40%-60% | 联合反洗 5-10 分钟 + 单水洗 5-10 分钟 |
生物滤料(如改性陶粒) | 8-10L/(m²・s)(低强度) | 单水洗(避免破坏微生物膜) | 20%-30% | 10-15 分钟 |
四、反洗操作关键注意事项
防止滤料流失:反洗强度不可超过滤料临界值(如锰砂临界反洗强度约 18L/(m²・s)),否则会导致细颗粒滤料随反洗水排出,可在反洗排水口加装滤网(孔径 0.5-1mm)。
温度与 pH 影响:反洗水 pH 宜保持 6.5-8.5,若水质过酸(pH<5),需提前投加碱剂调节,避免铁锰氧化物溶解后再次沉积;水温低于 10℃时,反洗时间可延长 5-10 分钟。
曝气辅助反洗:若采用曝气氧化工艺,反洗前需确认曝气装置正常(如曝气头无堵塞),曝气时间需满足铁锰氧化需求(通常曝气 30-60 分钟,DO≥5mg/L)。
特殊水质处理:
高含铁地下水(铁>10mg/L):反洗后可投加少量高锰酸钾(1-3mg/L),氧化残留的 Fe²+,防止反洗后短时间内出水铁超标;
含悬浮物水质:反洗前可先进行预沉淀,减少滤层负荷,避免反洗时悬浮物与铁锰氧化物结块堵塞滤料。
五、反洗效果评估与异常处理
正常效果:反洗后过滤器压差下降至 0.02-0.03MPa,出水铁锰浓度恢复至标准值,且下一个过滤周期运行时间与历史数据一致。
异常情况:
反洗后压差仍高:可能是滤料板结(需用表面冲洗装置辅助清理)或滤层中混入胶体硅等杂质,需用酸液(如 3%-5% 盐酸)浸泡清洗;
反洗排水持续浑浊:可能是滤板破损或滤料级配错误,需停机检查滤板密封及滤料层级,补充或更换滤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