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反洗前的准备工作
- 参数确认
明确反洗流程(如 “气洗→水洗”“气水混合洗→水洗” 等),根据滤料类型(如颗粒活性炭、柱状活性炭)和污染物性质(如有机物、胶体、油污)确定反洗强度、时间等参数(参考值:水洗强度 15-20m/h,气洗强度 10-15L/(m²・s),总时长 15-25 分钟)。
检查进水压力(需≥0.2MPa)、反洗泵 / 风机状态,确保反洗水源(清水或处理后水)水质达标(浊度≤1NTU),避免反洗水带入新污染物。
- 设备检查
确认进出水阀、反洗进水 / 排水阀、排气阀等阀门开关灵活,无内漏(可通过阀门前后压力差判断)。
检查布水器、集水器滤网是否完好(无破损、无堵塞),避免反洗时滤料从缝隙流失。
打开过滤器顶部排气阀,排除内部空气,防止反洗时产生气阻导致水流分布不均。
二、反洗过程中的关键控制
- 反洗强度与滤层膨胀率
反洗时需通过流量计或压力表监控流速,确保滤层膨胀率控制在 10%-20%(颗粒活性炭):膨胀率过低,滤料无法充分松动,污染物难以剥离;过高则可能导致滤料流失(尤其粒径较小的活性炭)。
若反洗水为热水(如处理油脂类污染物时),需缓慢升温(≤5℃/min),避免温度骤升导致滤料破裂或设备热胀冷缩损坏。
- 气洗与水洗的配合
气洗时需控制气压稳定在 0.1-0.15MPa,避免压力骤升冲击滤层(可通过缓冲罐稳压);气洗时间通常 5-8 分钟,以滤层表面污染物被气泡 “擦洗” 剥离为准。
气洗后切换水洗时,需先关闭气阀,再缓慢开启水洗阀(避免水流冲击导致滤料扰动过大),水洗至排水清澈(目视无明显悬浮物)。
- 特殊情况处理
若滤料板结(反洗时膨胀不均),可先进行 “低强度气洗 + 浸泡”(用清水或稀盐酸浸泡 30 分钟),再正常反洗。
若处理含油废水,反洗时可在水中加入少量乳化剂(如十二烷基硫酸钠),增强油污剥离效果,后续需用清水冲洗至无泡沫。
三、反洗后的收尾工作
- 正洗操作
反洗结束后,关闭反洗阀,开启进水阀和正洗排水阀,以正常过滤流速正洗 5-10 分钟,直至排水水质达标(与进水水质接近),避免反洗残留水影响产水。
- 参数记录与状态检查
记录反洗时间、强度、排水浊度等数据,对比历史记录判断滤料状态(如反洗后排水长期浑浊,可能滤料已失效)。
检查滤层高度是否正常(若明显下降,需补充滤料),并关闭所有阀门,保持过滤器内部干燥(长期停用前)。
- 安全注意事项
反洗时操作人员需远离排水口,避免滤料飞溅伤人;若使用压缩空气,需检查管路密封性,防止漏气导致压力不足。
冬季操作时,若反洗水温度过低,需避免长时间反洗导致设备冻裂(可对管道进行保温或使用温水反洗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