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核心故障:处理效果不达标(出水铁锰含量超标)
- 出水铁含量持续超标
氧化不彻底:进水溶解氧不足(曝气装置堵塞、风量不足),二价铁未充分氧化为三价铁;或进水 pH 值过低(<6.5),抑制铁的氧化反应,导致未氧化的二价铁穿透滤层。
滤料截留失效:滤料层被悬浮物堵塞(进水浊度过高未预处理),孔隙堵塞导致铁氧化物无法被截留;或滤料 “乱层”(流量骤变、反冲洗强度过大),过滤通道破坏,铁氧化物随水流流失。
反冲洗不彻底:反冲洗时间过短、强度不足,滤料表面附着的铁泥未冲洗干净,随着运行不断积累,滤料吸附能力饱和,无法再截留新的铁氧化物。
- 出水锰含量持续超标
锰氧化条件不足:锰的氧化难度远高于铁,需更高的 pH 值(≥7.5)和充足的溶解氧,若进水 pH 值偏低、曝气不足,二价锰难以氧化为四价锰氧化物;或生物法除锰时,滤料表面铁锰氧化菌活性低(水温<10℃、进水含杀菌剂等),无法通过生物作用氧化锰。
滤料失效:天然锰砂滤料使用超过 3-5 年,表面活性成分(MnO₂)磨损或被污染物覆盖,催化氧化锰的能力下降;或滤料层厚度不足(滤料流失未及时补充),水流停留时间过短,锰氧化物未被充分截留。
干扰离子影响:进水含过量硫化物、亚硝酸盐等还原性物质,优先与氧化剂反应,消耗氧化能力,导致锰无法被氧化;或进水铁含量过高(>10mg/L),铁的氧化反应占据主导,抑制锰的氧化过程。
二、运行状态异常:设备运行参数偏离正常范围
- 进出口压力差过大(>0.15MPa)
滤层堵塞严重:进水浊度过高(>10NTU),悬浮物大量截留于滤料表层,形成致密的 “滤饼层”,阻碍水流通过,导致压力差上升;或反冲洗不及时,铁锰氧化物在滤料间隙积累,逐步堵塞孔隙。
滤料板结:长期未反冲洗或反冲洗强度不足,滤料层内铁泥、悬浮物硬化结块,形成 “板结层”,水流阻力急剧增大,压力差飙升。
- 反冲洗效果差(反冲洗出水浑浊、滤料未松动)
反冲洗参数不当:反冲洗水强度不足(<15L/(m²・s)),滤层膨胀率<30%,滤料无法充分松动,表面污染物难以剥离;或气水联合反冲洗时,压缩空气压力不足、气洗时间过短,气泡冲击力度不够,无法打破滤料层的黏结。
反冲洗系统故障:反冲洗水泵扬程不足,导致冲洗水压力不够;或反冲洗布水器堵塞(被铁泥、滤料碎粒卡住),水流分布不均,部分区域滤料未被有效冲洗。
- 运行流量不稳定(骤大骤小)
进水压力波动:原水供水泵压力不稳定、管路阀门未全开,导致进入过滤器的水量忽多忽少;或过滤器出口阀门调节不当,出水阻力变化引发流量波动。
设备部件卡阻:流量计故障(如转子卡住),显示流量与实际不符,导致误操作;或进水阀、出水阀阀芯磨损,开关不灵活,无法稳定控制水流。
三、设备部件损坏:硬件故障影响运行连续性
- 阀门泄漏或卡阻
泄漏:进水阀、反冲洗阀、排水阀的密封件(O 型圈、垫片)老化、磨损,或法兰连接松动,导致运行时漏水,影响系统压力稳定;若反冲洗阀内漏,会导致部分原水未经过滤直接混入出水,造成水质波动。
卡阻:阀门阀芯被铁泥、滤料碎粒卡住(反冲洗不彻底导致污染物进入阀门),或阀杆锈蚀(设备周边潮湿、未定期润滑),导致阀门无法正常开关,影响运行和反冲洗操作。
- 曝气装置失效(适用于曝气氧化工艺)
曝气盘 / 管堵塞:原水悬浮物、铁泥进入曝气系统,堵塞曝气小孔,导致曝气不均匀,部分区域进水溶解氧不足,影响铁锰氧化;或曝气风机风压不足(风机叶片磨损、管路漏气),无法提供足够风量。
- 滤料流失或破损
滤料流失:反冲洗强度过大(>25L/(m²・s)),滤层膨胀率超过 60%,滤料随反冲洗水从排水口流失;或滤罐底部布水器、顶部集水器的滤网破损,滤料通过滤网间隙漏出。
滤料破损:长期运行中,滤料相互摩擦(尤其是反冲洗时),或进水含尖锐杂质,导致滤料颗粒破碎,粒径变小,不仅会增加滤层阻力,还可能随出水流失,污染后续管路。
- 仪表显示异常
压力表、流量计失灵:压力表内部弹簧管老化、堵塞(被铁泥污染),导致压力显示不准或无显示;流量计(如转子流量计)被杂质卡住,或传感器故障,无法准确监测运行流量,导致参数误判。
水质监测仪表偏差:在线铁锰检测仪探头被铁锰氧化物覆盖,未定期清洗校准,显示的出水浓度与实际值不符,可能掩盖水质超标的真实情况。